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  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综合 > 长江江心岛 生态大课堂 正文

长江江心岛 生态大课堂

来源:おおすなあや(大砂亜矢)网 编辑:综合 时间:2025-02-22 05:10:53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3年08月28日 第 14 版)核心阅读近日 ,长江重庆广阳岛获评“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”。江心拥有优美风景和丰富动植物资源,岛生以用心设计的课堂生态研学课程 、精心打造的长江全链条服务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,广阳岛成为开展自然教育的江心生动课堂 。乘游轮从重庆朝天门顺长江而下 ,岛生穿过险峻的课堂铜锣峡 ,一座草木葱茏的长江江心岛便会映入眼帘——这就是广阳岛,长江上游最大的江心江心岛。岛上梯田错落有致 ,岛生青山绿水相映 ,课堂水鸟湿地嬉戏……美丽的长江风光吸引了不少游客上岛游玩。2021年10月,江心重庆广阳岛生态修复项目主体完工,岛生开始常态化对市民开放,将“自然是老师、山林为课堂”的理念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科普教育中,美丽的江心岛渐成“生态大课堂” 。替孩子们问“为什么”,让研学变得好玩“你们知道吗 ?在距今1.8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,桫椤就已经存在了。”看着孩子们好奇的眼神 ,伍泓昆接着说 ,“如今 ,绝大多数远古时期的蕨类植物都已进化为矮小的草本植物 ,桫椤保留了本来面貌……”34岁的生态研学指导师伍泓昆,毕业于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园艺专业,从事生态研学相关活动已有10余年。为了更好地设计研学课程,他每个周末都要上岛实地考察,“研学本身便是‘行走’的课堂,自己走得多了,才能让课程内容更扎实。”2020年10月 ,广阳岛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 。重庆广阳岛绿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周海军说 ,为了更好促进生态研学工作的规范发展 ,该公司聘请专业团队研发生态研学专业课程  ,伍泓昆就是课程研发者之一 。“这是柠檬草,轻轻捋一下,手上会留下淡淡柠檬香……”“迷迭香到底是什么味道 ?”“什么花摸起来像刷子一样硬?”说起广阳岛上的动植物,伍泓昆如数家珍 ,“我常常让孩子们闭上眼睛、脱掉鞋子,感受大自然 。”好的课程设计润物细无声 ,可以让知识“悄悄地”进入孩子们的脑海。“捡一些樟树的落叶放在身上,可以减少蚊虫的叮咬 。”“晕车的时候,记得闻闻薄荷 。”在伍泓昆看来 ,研学课程设计就是替孩子们去问“为什么”的过程 ,“大自然包罗万象,但孩子们听不懂就不会感兴趣,所以要让研学变得好玩  。”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工作人员王珂告诉记者,在伍泓昆等专业人士的帮助下 ,已经有8套不同主题的生态研学课程被研发出来 。如今,广阳岛成为中小学生生态研学热门地,累计接待研学活动700余次 ,参与人数近10万 。突出特色,将服务融入自然教育过程“老师 ,这只头顶橘黄色的鸟叫什么名字呀 ?”“这是赤嘴潜鸭 ,在咱们国家的繁殖地主要是西北地区 ,飞到西南地区的高原湖泊越冬,是广阳岛的稀客呢。”讲解员高少雄正被一群孩子围着问各种各样的问题 ,这是重庆珊瑚中铁小学六年级师生在广阳岛上开展研学活动。高少雄是广阳岛上的一名生态修复设计师 ,平时负责岛上的生物多样性监测、记录与评价。“我下次想来广阳岛看萤火虫 !”汪兴然同学说,“之前不知道岛上还能看到萤火虫 ,这真是一次奇妙的旅程。”走进“谷雨驿站” ,了解广阳岛的选种故事;游览江滩湿地,感受萤火虫的点点荧光;参加一堂生动的“农事知识课”……暑期,广阳岛迎来一批批研学团队 。每年水稻成熟的时候 ,广阳岛上都会举办“原乡节”,让城里娃体验水稻收割 、脱粒 ,了解一粒种子到粮食的蜕变 。在不同时节,广阳岛会根据岛内植物生长状态的不同 ,设计不同的自然教育活动。“孩子们在生态环境优美的广阳岛上研学 ,学习碳减排 、二十四节气等知识 ,就是在心中播下了一颗颗绿色的种子。”伍泓昆说 ,岛内每一株花草、每一寸土地都是自然教育的载体 ,“原汁原味,触手可及,把自然知识根植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。”迎来送往无数师生,王珂发现:许多学生来时带的是帐篷等露营装备 ,离开时带走了岛上的各种生态产品,“特别是暑期研学高峰 ,对广阳岛的配套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,我们决心把服务做实做细。”“尝尝广阳岛雪糕嘛,是‘芒种驿站’的形状 。”东岛头老鹰茶渡一侧的小摊上,王珂向记者推荐文创雪糕 。茶渡不远处  ,就是文创雪糕造型的原型——芒种驿站 ,木柱竹墙的吊脚楼风格与周围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。王珂说 :“这是中国美术学院的专家设计的芒种驿站  ,我们岛上新建的建筑景观都会巧妙地融入自然风光中 。”依托“智慧广阳岛”建设 ,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还上线了“广阳岛”微信小程序,市民可通过小程序享受预约 、游览、美食 、科普等服务 ,实现“一部手机游广阳”,还能下单广阳岛的生态产品并在岛上自提 。精心修复 ,小岛的变化成为生动教材如今的广阳岛 ,让周海军无限感慨 ,“4年多来,这座江心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。”10多年前 ,枯水期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广阳岛,大部分地块被规划为高档住宅区。大规模的工程开发导致边坡和崖壁裸露、原生林严重退化、农田肌理受损 、土质逐渐退化……岛上自然环境遭到破坏。为有效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,2017年,重庆叫停广阳岛原有的房地产开发,进行重新定位和规划。2019年 ,广阳岛片区总体规划正式出炉,按照“长江风景眼 、重庆生态岛”的定位 ,广阳岛逐渐迎来新生  。“2/3的面积以自然恢复为主 ,注重‘轻梳理 、浅介入’。比如结合坡岸、消落带治理建设的11公里环岛滨江步道,成为了风景优美的生态步道 。”周海军说。经过反复探索,目前广阳岛上坝森林片区生态修复面积超过220亩。曾经受损的山体 、受污染的湖塘经过精心修复焕发出勃勃生机 ,乔木和林下植被绿意盎然。岛上的动物 、植物数量分别由生态修复前的310种 、383种增加到现在的458种 、627种 ,新增记录鸟类25种 ,其中包括黑鹳、乌雕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。“生态修复保护过程和如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,让广阳岛成为一个开展自然教育的好地方 。”周海军说 。如今的广阳岛,每处景点都设有生态展示牌。“从展示牌上 ,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生态修复过程中的知识 。”周海军说 ,“广阳岛的变化本身就是一本生动教材,自然教育不仅存在于美丽的风景中  ,更存在于守护美丽的努力里 。”举报/反馈

0.1825s , 11197.890625 kb
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长江江心岛 生态大课堂,おおすなあや(大砂亜矢)网  

sitemap

Top